台湾:
台湾至少被更名过20次。
安徽:
安徽以前叫南直隶、江南省,后来拆分为安庆和徽州的首字,成了安徽。
江苏:
江苏以前也和安徽同属江南省,后来取江宁府和苏州府的首字,成了江苏。
四川:
四川以前叫蜀地,后来因为设置了益州、梓州、利州、夔州四路,简称四川。
河北:
河北以前叫直隶,民国时期为了和其他省份区分开来,改成了河北。
甘肃:
甘肃以前叫凉州,后来因为甘州和肃州两个地方很重要,取了它们的首字,成了甘肃。
山东:
山东的“山”字被改成了“珊”。
山西:
山西的“山”字也被改成了“珊”。
云南:
云南的“云”字被换成了“芸”。
贵州:
贵州直接变成了“桂州”。
黑龙江:
黑龙江硬生生地改成了“乌隆江”。
江苏:
在太平天国时期,江苏被改名为“正江省”。
浙江:
太平军将其改为“兴道省”。
安徽:
太平军给它起名“向化省”。
湖北:
湖北被改为“朝天省”。
湖南:
湖南改为“宜天省”。
广东:
广东被赋予了特殊的意义,改名为“广德省”。
广西:
广西被改名为“桂福省”。
河北省:
1928年改名河北省,省境于《禹贡》为冀州之域,故简称冀。
河南省:
河南作为地区名,战国时用以指韩魏宋等国黄河以南地,约当今河南省西起黄河崤山之间东至商丘一带。
黑龙江省鹤岗市:
1949年11月,兴山市改称鹤岗市。
黑龙江省大庆市:
1959年,大庆油田发现,1959年是建国十周年,得名大庆,但当时大庆只是大庆区的名字,后经过多次更名,最终成为大庆市。
吉林省辽源市:
1952年4月,因西安市与陕西省西安市重名,更名为辽源市。
九原——包头:
包头原名九原郡,清朝建立后形成了近代包头的城市规模。
昭乌达盟——赤峰:
赤峰市原为昭乌达盟,1983年10月10日,经国务院批准,撤销昭乌达盟公署,成立赤峰市。
归绥——呼和浩特:
呼和浩特,蒙古语,汉译为“青色的城市”,中华民国时有塞北四省,绥远的省会归绥就是今天的呼和浩特市。
这些省份的改名原因多种多样,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希望这些信息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