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历史上曾经有过不少名称,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闽国:
北宋时期,福建地区建立了独立的政权,称为“闽国”,历时约60年。
闽南道:
唐代,设有“泉州都护府”,隋代和唐代初年设置有“闽南道”。
福建路:
唐朝贞观五年(631年),政治制度大变革,将闽南道设为“福建路”,史称“开福建路”。
东路军:
五代时期,因唐朝政治制度的瓦解,福建地区被拆分成东、中、西三路,此时福建归属于唐朝后期的南唐国,福建为“东路军”。
闽:
古代以及明清时期的常用称呼,因地处闽江流域而得名。
福州府:
明清时期,福建省的行政中心为福州,故称福州府。
闽南:
又称福建南部,指福建省南部地区,包括福州市、泉州市、莆田市、漳州市、厦门市等地。
建州:
唐代属江南东道,后设福建观察使,为福建得名的开始。
八闽:
在元代,福建分为福州、兴化、建宁、延平、汀州、邵武、泉州、漳州八路,明代改为八府,故有八闽之称。
这些名称反映了福建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政治、地理和文化变迁。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