锅庄舞,又称为 果卓、 歌庄、 卓等,藏语意为圆圈歌舞,是藏族三大民间舞蹈之一。它分布于西藏昌都、那曲,四川阿坝、甘孜,云南迪庆及青海、甘肃的藏族聚居区。锅庄根据不同的场合和目的,可以分为几种类型,如“大锅庄”用于大型宗教祭祀活动,“中锅庄”用于民间传统节日,“小锅庄”用于亲朋聚会。此外,还有“群众锅庄”和“喇嘛锅庄”、城镇锅庄和农牧区锅庄等区分。
锅庄舞的形式多样,反映劳动生活的叫“羊毛锅庄”;反映婚庆的叫“吉庆锅庄”;表现生活情趣的有“兔子锅庄”(杂以模拟兔子跳的动作)和“醉酒锅庄”(有模仿醉汉神态,显示身体灵巧的嬉戏动作)。锅庄舞姿矫健,动作挺拔,既展舞姿又重情绪表现,具有明显的体育舞蹈训练价值和锻炼价值。
由于流布区域不同、审美情趣的差异和方言、土语的区别等因素,锅庄的传统称谓(或习惯叫法)也大不一致,如“果卓”、“歌卓”、“谐卓”、“贡卓”、“堆嘎”、“多巴卓”、“卓且”等。这些不同的称谓反映了锅庄舞在各地藏族文化中的独特性和多样性。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