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根在《谈读书》中的一些名言警句包括:
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傅彩,足以长才。其怡情也,最见于独处幽居之时;其傅彩也,最见于高谈阔论之中;其长才也,最见于处世判事之际。
读书使人充实,讨论使人机智,笔记使人准确。因此不常做笔记者须记忆力特强,不常讨论者须天生聪颖,不常读书者须欺世有术,始能无知而显有知。
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
无知者羡读书,唯明智之士用读书,然书并不以用处告人,用书之智不在书中,而在书外,全凭观察得之。
文采藻饰太盛则矫,全凭条文断事乃学究故态。
经验又补读书之不足,盖天生才干犹如自然花草,读书然后知如何修剪移接,而书中所示,如不以经验范之,则又大而无当。
顺境的美德是节制,逆境的美德是坚韧,这后一种是较为伟大的德性。
谁能比这种人更痛苦呢,他们人虽在世,却已亲身参加了埋葬自己名声的丧礼?
历史使人贤明,诗造成气质高雅的人,数学使人高尚,自然使人深沉,道德使人稳重,而伦理学和修辞学则使人善于争论。
人的天性虽然是隐而不露的,但却很难被压抑,更很少能完全根绝。
只有长期养成的习惯才能多少改变人的天生气质和性格。
为了要替自己煮蛋以致烧掉一幢房子而毫不后悔的人,乃是极端的利己主义者。
人是一切的中心,世界的轴。
天然的才能好象天然的植物,需要学问来修剪。
任何本领都没有比良好的品格与态度更易受人欢迎,更易谋得高尚的职位。
这些名言警句涵盖了读书的意义、目的和方法,体现了培根对读书的深刻理解和独到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