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苏轼《惠崇春江晚景二首》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苏轼《于潜僧绿筠轩》
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 苏轼《于潜僧绿筠轩》
竹劲由来缺祥同,画家虽巧也难工。—— 徐渭《风竹》
入竹万竿斜。—— 李峤《风》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 郑燮《潍县署中画竹呈年伯包大丞括》
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 郑燮《新竹》
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 孟浩然《夏日南亭怀辛大》
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白居易《夜雪》
竹帘夕殿闻钟馨,白日秋天忆鼓擎。
主人有酒欢今夕,请奏鸣琴广陵客。
深秋帘幕千家雨,落日楼台一笛风。
哀筝一弄湘江曲,声声写尽湘波绿。
这些诗句都以各自独特的方式描绘了竹的形象和气质,体现了竹在中国文化中的深远影响。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