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安全基本常识包括以下几点:
燃烧三要素 :燃烧需要同时具备三个条件,即可燃物、助燃物(通常是氧气)和着火源(如明火、电火花等)。常见火源:
包括明火、高温物体、火星、电火花、强光等。
火灾原因:
生活中常见的火灾原因有用火不慎、用电不慎、用油用气不慎、吸烟不慎、玩火、燃放烟花爆竹等。
家庭易燃物品:
如木制家具、被褥窗帘、衣物、沙发、书籍、煤气罐等。
学校及公共场所防火
禁止学生携带易燃易爆物品进校。
实验用的易燃易爆物品应有专门库房存放,随用随领,不要在现场存放。
注意检查电器设备的安装使用情况,用完后要切断电源。
不带火种不携带易燃易爆物品去公共场所或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山林防火
教师和家长带孩子外出野游、打猎、放牧、采药时不要带火种进山,更不准在山林地区吸烟。
学校组织学生到山林地区旅游时,严禁组织野炊、篝火等活动。
家庭防火
安全使用炉火,烟囱要远离电线、顶棚、木墙壁和木门窗等,至少相隔0.2米以上。
炉体周围应有防护或离开可燃物0.5米以上。
清除炉灰、炉渣时不要乱倒,不可接触可燃物,最好有固定的安全地方。
生火时不要用汽油、柴油和酒精等引火。
安全使用液化石油气,灶具不能放在卧室、办公室、阳台或仓库等公共场所内,以防漏气失火。
正确掌握开关的使用方法,要火等气,不要气等火,用毕切记关阀门。
火灾预防
正确使用、经常检查燃气设施和用具,发现燃气泄漏时,迅速关闭阀门、打开门窗通风,切勿触动电器开关和使用明火。
不乱接乱拉电线,电路熔断器切勿用铜丝、铁丝代替。
湿手不得接触电器开关和电器装置,谨防触电。
正确使用电器设备,不超负荷用电,及时更换老化电器设备和线路。
离家或睡觉前要检查电器具是否断电。
教育儿童不玩火,将打火机和火柴放在儿童拿不到的地方。
不在严禁烟火的场所和人员密集场所动用明火和吸烟。
不躺在床上或沙发上吸烟,不乱扔烟头。
不携带易燃易爆物品进入公共场所或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火灾应对
发现火灾迅速拨打119电话报警,消防队救火不收费。
火灾发生时,要向逆风的方向逃生,随手关上通道上的门窗,防止浓烟蔓延。
穿过浓烟逃生时,尽量用浸湿的衣物保护头部和身体,捂住口鼻,弯腰低姿前行。
身上着火,可就地打滚或用厚重衣物覆盖,压灭火苗。
大火封门无法逃生时,可用浸湿的毛巾衣物堵塞门缝,发出求救信号等待救援。
其他
火灾分类:A类(固体)、B类(液体)、C类(气体)、D类(金属)、E类(带电)、F类(烹饪物)。
灭火方法:冷却法、隔离法、窒息法、抑制法。
消防安全“四懂四会”:懂得火灾的危险性,会报警;懂得火灾的预防措施,会使用灭火器;懂得火灾的扑救方法,会灭初期火灾;懂得火灾的逃生方法,会逃生。
这些常识涵盖了火灾预防、应对和逃生的基本方法和措施,是每个人都应该掌握的基本消防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