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
杜牧《清明》
>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宋之问《途中寒食》
> 马上逢寒食,途中属暮春。可怜江浦望,不见洛桥人。北极怀明主,南溟作逐臣。故园肠断处,日夜柳条新。
韩翃《寒食》
>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白居易《寒食野望吟》
> 乌啼鹊噪昏乔木,清明寒食谁家哭。风吹旷野纸钱飞,古墓垒垒春草绿。棠梨花映白杨树,尽是死生别离处。冥冥重泉哭不闻,萧萧暮雨人归去。
白居易《清明夜》
> 好风胧月清明夜,碧砌红轩刺史家。独绕回廊行复歇,遥听弦管暗看花。
王禹偁《清明》
> 无花无酒过清明,兴味萧然似野僧。昨日邻家乞新火,晓窗分与读书灯。
端午
文秀《端午》
>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张耒《和端午》
> 竞渡深悲千载冤,忠魂一去讵能还。国亡身殒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世间。
赵蕃《谩说投诗赠汨罗》
> 谩说投诗赠汨罗,身今且乐奈渠何。尝闻求福木居士,试向艾人成祝呵。忠言不用竟沉死,留得文章星斗罗。
贝琼《已酉端午》
> 风雨端阳生晦冥,汨罗无处吊英灵。海榴花发应相笑,无酒渊明亦独醒。
李隆基《端午三殿宴群臣探得神字》
> 五月符天数,五音调夏钧。股肱良足咏,凤化可还淳。
卢肇《竞渡诗》
> 石溪久住思端午,馆驿楼前看发机。鼙鼓动时雷隐隐,兽头凌处雪微微。冲波突出人齐譀,跃浪争先鸟退飞。
陆游《乙卯重五诗》
> 重五山村好,榴花忽已繁。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旧俗方储药,羸躯亦点丹。日斜吾事毕,一笑向杯盘。
老舍《端午》
> 端午偏逢风雨狂,村童仍着旧衣裳;相邀情重携蓑笠,敢为泥深恋草堂;有客同心当骨肉,无钱买酒卖文章;当年此会鱼三尺,不似今朝豆味香。
这些古诗分别描绘了清明和端午节的景象和情感,反映了古代诗人对这两个节日的感悟和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