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认为合格教师的标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师德
师德是教师在从事教育劳动时所遵循的行为规范和必备的品德。师爱是师德的核心,这种爱是神圣的,能够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从而实现教育的根本功能。教师的行为必须具有榜样示范作用,对学生的成长起着积极影响和正确引导的作用。
业务素质
教师的业务素质是指在国家学校教育制度所限定的学制系统内,取得不同级别科类教师资格的教师,在履行相应职务时所应具备的学科门类知识和所应达到的能力水平。良好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素养是合格教师的必备条件。
心理素质
心理素质是指正常状态的思维、观察、记忆、注意等智力因素和意志、兴趣、情感、性格、气质等非智力因素的状态。要培养心理健康的学生,教师就必须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心理素质好的教师能够潜移默化地感染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
人格魅力
教师人格是教师道德品质、学识才能、为人处世、心理品格等方面表现出来的品格特征,是教师素质的集中体现。
尊重学生
对所有学生尊重他们的社会、文化、语言、宗教和种族背景。关爱学生,以尊重和体贴的态度对待学生,关注他们作为学习者的发展,并希望学生拥有积极的价值观、态度和行为。
沟通与协作
理智、有效地与学生家长及监护人交流,明确自己的角色、权利、责任和兴趣,并能与其他教职员工和专家合作。
专业发展
有专业发展的动机,愿意承担更多的责任,并通过评价和从他人实践中学习来改进教学。
知识基础
对所教学科有扎实的知识基础和深刻理解。了解学生发展,知道学生的身体、智力、语言、文化和情感发展对学生学习的影响。
教育理念
持有正确的教育理念,如“四有”标准(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
教学方法
能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采用有效的教学方法,展现课堂教学的真实性。
责任心与耐心
具备强烈的责任心和耐心,能够不厌其烦地辅导学生,帮助学生解决问题。
持续学习
热爱学习,持续更新知识和技能,以适应不断变化的教育环境。
这些标准综合起来,为合格教师提供了一个全面的框架,不仅涵盖了教师的职业道德、专业能力和心理素质,还包括了与家长、同事的沟通和协作能力,以及持续学习和专业发展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