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石是北宋时期的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及改革家,他的诗作以精炼的语言和深邃的意境著称。他的《松江》一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松江的美丽景色以及诗人对过往的感慨和对未来的不确定感。
诗文解析
原文:
宛宛虹霓堕半空,银河直与此相通。五更缥缈千山月,万里凄凉一笛风。鸥鹭稍回青霭外,汀洲时起绿芜中。荻塘河的波光处处闪烁,洞庭湖的山影依依长恋。沙汀如雪,芦苇丛中掩映着温馨的渔市;答其他答案 教育大咖 2024-06-28 20:50:23 【原文】来时还似去时天,欲道来时已惘然。只有松江桥下水,无情长送去来船。【解释】诗中多用“来时” “去时” “去来”这些词字,反复出现,以显示送客迎来之频繁,蕴有送人惜别之情,却以清淡的笔调,勾勒了当时松江水天一色、舟过桥下的独特风貌答其他答案 教育知多少 2024-06-28 20:50:23 译文:来的时候还似离开时天,想办法来时已经漠然。只有松江上的桥下的水,没有情长送去来船。
译文:
来的时候还似离开时天,想办法来时已经漠然。只有松江上的桥下的水,没有情长送去来船。
诗文赏析
自然景观的描绘
诗开头两句“宛宛虹霓堕半空,银河直与此相通”描绘了一幅壮丽的自然景观,彩虹堕入半空,银河与地面相通,展现了松江独特的地理环境和天空的辽阔。
“五更缥缈千山月,万里凄凉一笛风”进一步通过月亮和风的描写,增强了夜晚的静谧和遥远的感觉。
“鸥鹭稍回青霭外,汀洲时起绿芜中”则描绘了鸟类在清晨回归,草地和沙洲在绿色中逐渐显现的景象。
情感表达
“来时还似去时天,欲道来时已惘然”表达了诗人对过往时光的感慨,来时如同离去时,而当想要表达时,已经感到迷茫。
“只有松江桥下水,无情长送去来船”以松江桥下的水作为象征,表达了诗人对离别之情的无奈和哀伤,水无情地送走了船只,也带走了诗人的思绪。
意境的营造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和情感的深刻表达,营造了一种既宁静又略带哀愁的意境,反映了诗人对人生和时光流逝的深刻感悟。
总结
王安石的《松江》一诗,通过对松江美景的描绘和对离别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诗中反复使用“来时”和“去时”等词,巧妙地表达了送别的频繁和诗人内心的惘然。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是一首值得细细品味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