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十二章中“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的原文及译文如下:
原文:
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译文:
孔子说:“质朴胜过文采就会显得粗野,文采超过了质朴又难免流于虚浮。只有质朴和文饰相互补充,才能成为君子。”
这段话强调了质朴与文采的平衡的重要性。质朴是指未经加工的原始状态,而文采则是指后天习得的修饰和表达。孔子认为,一个人如果只有质朴而没有文采,就会显得粗野;而如果只有文采而没有质朴,就会显得虚浮。只有当质朴和文采结合得恰到好处时,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君子。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