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弹一星元勋”是指在中国研制“两弹一星”(原子弹和氢弹)过程中做出重大贡献的科学家。共有 23人获得了这一荣誉,其中包括16位首批获得者和7位被追授者。以下是部分获得者的名单和他们的主要贡献:
于敏:
被誉为“中国氢弹之父”,在氢弹原理突破中解决了热核武器物理中一系列关键问题,1999年获得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王大珩:
光学专家,中国光学界的主要学术奠基人、开拓者和领导者,1999年获得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王希季:
卫星和卫星返回技术专家,任航天工业部总工程师,返回式卫星总设计师,1999年获得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孙家栋:
航天科技事业创新发展的重要推动者,主持研制了45颗卫星,1999年获得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邓稼先:
核物理学家,组织领导开展了爆轰物理、流体力学、状态方程、中子输运等基础理论研究,1999年被追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钱三强:
空气动力学家,在力学、应用数学和航空事业方面有突出贡献,1999年被追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钱学森:
被誉为“中国导弹之父”、“中国火箭之父”、“导弹之王”,1999年被追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黄纬禄:
导弹专家,1999年获得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程开甲:
核物理学家,1999年获得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彭桓武:
核物理学家,1999年获得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这些科学家在“两弹一星”研制过程中,克服了重重困难,为国家的国防安全和科技进步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他们的事迹和精神至今仍激励着后人不断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