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人者利己”这句话出自《论语·雍也》,是孔子所说的话。原文是:“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这段话的意思是,子贡问孔子,如果有人非常地博学多才,并且能够周济众人,救济民众,这个人怎么样?可以称为仁吗?孔子回答说,这样的人岂止是仁,必须是圣啊!尧舜二帝也因为不能做到博施济众而感到愧对于民呀!仁者,就是自己想要立身处世,也帮助他人立身处世;自己想要成功,也帮助他人成功。能够从近处举例,可以说是实践仁的方法了。
因此,“利人者利己”这句话体现了孔子倡导的“仁爱”思想,即通过帮助他人来实现自己的价值和利益。这种思想在《论语》中多次被提及,强调了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爱和互助的重要性。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