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说说大全-经典句子大全-灵儿心情网

经典说说大全-经典句子大全-灵儿心情网

咏物诗常用典故?

59

咏物诗常用典故及其出处如下:

斑竹:

湘妃竹,舜死后他的妃子娥皇和女英在湘水边上啼哭,眼泪洒在竹子上,竹竿上都生了斑纹。典故出处为刘禹锡《泰娘歌》。

碧血:

常与“丹心”连用,歌颂为国捐躯者的忠贞。典故出处为元郑元佑《张御史死节歌》。

采薇:

商朝末年,周武王伐纣,孤竹国国君的儿子伯夷和叔齐认为这是以臣弑君,就拦马谏阻。商朝灭亡之后,两人不食周粟,隐居首阳山,采薇而食,终饿死。后以“采薇”喻隐居避世。典故出处为王绩《野望》。

献芹:

《列子·杨朱》有一个故事说,从前有个人在乡里的豪绅面前大肆吹嘘芹菜如何好吃,豪绅尝了之后,竟“蜇于口,惨于腹”。典故出处为《列子·杨朱》。

画眉:

西汉张敞夫妻恩爱,曾为其妻画眉。典故出处为《汉书·张敞传》。

金乌:

传说太阳里有三足乌。后以“金乌”作为太阳的代称。典故出处为韩愈《李花赠张十一署》。

哀鸿:

比喻哀伤苦痛、流离失所的人。典故出处为《诗·小雅·鸿雁》。

投笔:

《后汉书》载,班超家境贫寒,靠为官府抄写文书来生活。他曾投笔感叹,要效法傅介子、张骞立功边境,取爵封侯。后来“投笔”就指弃文从武。典故出处为《后汉书·班超传》。

长城:

《南史·檀道济传》,檀道济是南朝宋的大将,权力很大,受到君臣猜忌。后来宋文帝借机杀他时,檀道济大怒道:“乃坏汝万里长城!”后来就用“万里长城”指守边的将领。典故出处为《南史·檀道济传》。

楼兰:

《汉书》载;楼兰国王贪财,多次杀害前往西域的汉使。后来傅介子被派出使西域,计斩楼兰王,为国立功。以后诗人就常用“楼兰”代指边境之敌,用“破(斩)楼兰指建功立业。典故出处为《汉书·傅介子传》。

化碧:

《庄子外物》载,苌弘是周朝的贤臣,无辜获罪而被流放蜀地。他在蜀地自杀后,当地人用玉匣把他的血藏起来,三年后血变成了碧玉。后来人们就常用“化碧”形容刚直中正的人为正义事业而蒙冤受屈。典故出处为《庄子外物》。

咏絮:

这个典故来源于东晋谢道韫,她聪明且有才华。在一个寒冷的雪天,谢安与家人讨论文义,随后他问家人“白雪纷纷何所似?”谢道韫的哥哥胡儿说“撒盐空中差可拟”,而她则回答“未若柳絮因风起”,谢安对她的回答大加赞赏。从此,“咏絮”一词便用来形容女子吟咏的才华,而“咏絮才”则用来形容有非凡才华的女子。典故出处为《世说新语·言语》。

咏史:

这个典故与东汉班固有关。班固作《汉书》时,未能完成《汉书》的“十志”,于是其妹班昭续写《汉书》,完成了“八表”和“天文志”。班固死后,班昭又教马续写《天文志》,最终完成了《汉书》。班固在《两都赋》中赞颂了妹妹班昭的才华,说:“幽并游侠之士,奋怒淬厉,拔剑论功,辞多壮丽,梗概哀鸿。”因此,“咏史”一词后来成为赞美女子才华的典故。典故出处为《汉书·班昭传》。

这些典故在咏物诗中常被用来增强诗的表现力和寓意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