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行禁止:
形容军令严明,执行无误。
军令如山:
形容军令严格,不可更改。
静如处子,动如脱兔:
形容军队在行动前准备充分,一旦行动则迅速无比。
侵略如火:
形容攻势猛烈,如同烈火燎原。
堂堂之阵:
形容军队阵容整齐,气势磅礴。
攻城掠地:
指攻打城池和掠夺土地,形容军事行动的成功。
半渡而击:
形容在敌人渡过河流一半时进行攻击,以半渡之势取胜。
背水一战:
比喻在绝境中奋力一搏,背水列阵,无路可退。
兵不厌诈:
指用兵作战可以使用欺骗手段,不必拘泥于常规。
四面楚歌:
形容四面受敌,孤立无援的困境。
远交近攻:
指结交远方的国家,攻击邻近的国家,是一种外交和军事策略。
草船借箭:
诸葛亮利用草船借得曹军箭矢的故事,形容运用智谋达到目的。
上屋抽梯:
比喻断绝后路,迫使对方就范。
隔岸观火:
比喻见人有危难而不去帮助,反而从中取利。
反客为主:
指客人反过来成为主人,比喻变被动为主动。
围城打援:
指进攻的一方以部分兵力包围守城之敌,诱使敌人从其他地方派兵援救,然后以事先部署好的主力部队歼灭敌人的援军。
围魏救赵:
指进攻敌人后方的据点以迫使进攻之敌撤退的战术,现借指用包抄敌人的后方来迫使他撤兵的战术。
声东击西:
指造成要攻打东边的声势,实际上却攻打西边。
围三阙一:
指进攻的一方围住敌人三面包围,只留一面出路,迫使其就范。
十面埋伏:
原指古代兵法中的一种战术,现形容四面环敌,危机四伏。
驱虎吞狼:
比喻用强大的力量去对付弱小的,最终两者都受到损害。
暗度陈仓:
指将真实的意图隐藏在表面行动之下,以迷惑敌人。
攻城为下,功心为上:
指攻城是次要的,立战功才是主要的。
走为上计:
指在困境中,选择撤退或逃避是最佳的策略。
这些成语不仅反映了古代军事思想和战略战术,也体现了古代战争中的智慧和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