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中包含了许多成语和歇后语,这些表达方式丰富了汉语的表达,并体现了古代文化和历史的魅力。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三国演义》成语和歇后语:
成语
桃园结义:
刘备、关羽、张飞在桃园中结为兄弟,共同抗敌。
认贼作父:
指误认敌人为自己的父亲,比喻认错了对象或颠倒了敌我关系。
望梅止渴:
曹操在行军途中,利用士兵对梅子的渴望来激励他们克服口渴,继续前行。
青梅煮酒:
曹操与刘备共饮青梅酒,谈论天下大事,后用以形容密谈要事。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比喻一切准备就绪,只缺少一个关键的条件或时机。
赤膊上阵:
形容毫无准备或不顾一切地投入战斗。
逐虎过涧:
比喻追赶敌人或追求某种目标。
群英荟萃:
形容英才的集会。
三顾茅庐:
刘备三次请诸葛亮出山辅佐自己,后用来比喻多次恳切地请求或拜访。
乐不思蜀:
刘禅被封为安乐侯后,在司马昭面前表现出对亡国的无动于衷,后用来形容忘本或丧失气节。
插标卖首:
指在战场上割下敌人的首级作为自己的功劳。
探囊取物:
比喻事情容易做到,毫不费力。
锦囊妙计:
诸葛亮给周瑜的三个锦囊妙计,后用来形容高超的计策和智谋。
草船借箭:
诸葛亮利用草船借得东吴的箭矢,后用来形容运用智谋,借助他人之力达到自己的目的。
关羽降曹操:
关羽在曹操军营中,虽然身在曹营,但心向刘备,后用来形容人在曹营心在汉。
对着张飞骂刘备:
指张飞在骂刘备时,实际上是找自己的气受,后用来形容自找麻烦或自寻烦恼。
煮豆燃豆萁:
比喻兄弟之间的自相残杀。
关羽开刀铺:
形容关羽的武艺高强,刀法出众。
张飞吃秤砣:
形容张飞性格直爽,一旦决定就决不改变。
董卓进京:
董卓入京后专权跋扈,后用来形容野心家把持政权,胡作非为。
诸葛亮摇扇子:
诸葛亮在摇扇子时,实际上是在思考计策,后用来形容沉思或谋划。
夏侯惇读书:
夏侯惇读书一目十行,后用来形容读书速度快,理解力强。
周瑜谋荆州:
周瑜在谋夺荆州的过程中,最终不仅没有得到荆州,反而损失惨重。
周瑜打黄盖:
周瑜打黄盖是苦肉计的一部分,黄盖愿意承受周瑜的责打,后用来形容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刘备摔阿斗:
刘备为了收买人心,故意摔阿斗,后用来形容故意做出姿态或牺牲来博取好感。
董卓进京:
董卓入京后,专权跋扈,后用来形容野心家把持政权,胡作非为。
诸葛亮摇扇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