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十大故事如下:
季布一诺千金:
秦末时期,季布因信誉高而获得“一诺千金”的美誉。楚汉相争时,季布为项羽部下,曾几次献策使刘邦军队败北。后季布被通缉,但其旧日朋友冒着灭九族的风险保护他,使他得以逃脱,并最终得到汉王朝的重用。
商鞅立木为信:
春秋战国时期,商鞅在秦国为推行变法,立三丈长木头于城南门外,并许下诺言:能将木头搬到北门者赏金十两。最终,赏金提高至五十金,一壮士将木头搬走,商鞅如约赏金,从而树立了威信,使变法得以顺利推行。
曾子杀猪:
曾子的妻子为安抚哭闹的孩子,承诺回来杀猪给他吃。妻子回来后忘记此事,曾子却坚持杀猪,认为教育孩子要言而有信,以此树立榜样。
晋文公退避三舍:
春秋时期,晋文公为信守承诺,在战场上退避三舍(一舍为三十里),以显示其诚信和信誉。
齐太史冒死直书:
齐国的太史因坚持真实记录历史,不畏权贵,最终被杀害,但其诚信和勇气为后世所敬仰。
季札赠剑:
季札出使吴国,将剑赠予徐君,虽未及交付,但已表明赠送之意。徐君去世后,季札将剑摆放在墓前,以示信守承诺。
卞和三献宝玉:
卞和三次献玉,虽屡遭拒绝,但仍坚持诚信,最终得到楚王赏识。
商鞅变法:
商鞅在秦国实施变法,推行一系列改革措施,其诚信和决心最终使变法成功,国家强盛。
朱晖不负友托:
朱晖答应朋友照顾其幼子,后朋友去世,朱晖坚守承诺,抚养其子成人,体现了诚信和责任感。
范式千里如期至:
范式与朋友约定十年后相见,后如期而至,体现了坚定的诚信和友情。
这些故事均体现了诚信的重要性,从古至今,诚信一直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