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对学生进行文明礼仪教育的方法可以总结如下:
进行文明礼仪素养和礼仪行为教育
语言文明教育:不说脏话,学会并运用文明礼貌用语,正确称呼他人,掌握基本交往交谈技巧,能够当众简短发言。
着装审美教育:学习服装穿着的TPO原则,服装的穿着要与穿着的时间、地点、场合环境相协调。
举止规范得体教育:学习优美的站姿、坐姿、走姿,简单练习大方漂亮的面部表情,让学生发现自身的美、展示自身的美、树立自信心,散发青春阳光的魅力。
人际交往教育:学习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家庭成员之间、同事之间、男女生之间、社会活动等人与人交往的基本规则和礼貌礼节。
加强班主任自身文明礼仪修养
树立信心:班主任要对自己的礼仪教育能力有信心、对学生有信心。
讲究方法:多用正面引导法和情景模拟展示对比法,让学生领悟发现,少用说教,不用反面语言。
区分场合:公共场所多用于各种礼仪常识的普及和正面宣传,学生偶有不良行为在公开场合应善意悄声提醒,强调某种现象和行为时不点名,从而保护学生的自尊心使其愿意接受礼仪教育。
持之以恒:学校学生大多数文明礼仪意识不强、礼仪素质基础薄弱,原来生活环境接触运用礼仪行为不多,需要教师的适时提醒和引导。
稳定情绪:在礼仪教育过程中不因学生的顽皮失去自己的风度,不被他激怒而大喊大叫,时刻铭记因为有毛病多的学生才需要我们这些充满爱心、充满耐心的老师。
建立班级文明礼仪规范
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训练学生的“站、坐、行”等行为动作,提出明确的要求,并反复训练,逐步使之内化为一种习惯。
以身作则,树立榜样:教育学生见到老师或客人行礼,班主任也要做到,给学生起到示范作用。
多样方法做活工作
开展文明礼仪养成教育系列活动:如传唱新童谣、自编新童谣、每日晨会讲解、诵读《弟子规》、评出班级每周文明礼仪之星、成立礼仪岗和监督岗等。
宣传突出主题,营造处处育人的氛围:利用板报、墙报等无声语言,对学生进行良好教育。
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开展敬老扶幼、绿色环保等社会实践活动,引导学生走出校园,走进农村参加社会实践。
注重细节和日常行为的引导
在教室、走廊等教学区域,设置文明礼仪标语,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的行为。
通过写检讨的方式来纠正学生的不文明行为,鼓励学生进行自我反思和改正。
发挥学生会和班干部的带头作用,在日常执勤中注意文明礼仪。
通过以上方法,班主任可以有效地对学生进行文明礼仪教育,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提升他们的文明素养和社会公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