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历史人物诸葛亮相关的成语有:
三顾茅庐:
原为汉末刘备访聘诸葛亮的故事,比喻真心诚意,一再邀请。
鞠躬尽瘁:
诸葛亮在《后出师表》中表示为了国家,决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深刻地表现了诸葛亮对国家的忠心耿耿。
七擒七纵:
三国时,诸葛亮出兵南方,将当地酋长孟获捉住七次,放了七次,使他真正服输,不再为敌。比喻运用策略,使对方心服。
初出茅庐:
诸葛亮第一次出山辅佐刘备的故事,比喻刚开始工作就表现出非凡的才能。
淡泊明志:
指不追求名利才能使志趣高洁,出自《戒子书》。
欲擒故纵:
虽然不是一个褒义的成语,但诸葛亮曾使用此计策。
俭以养德:
诸葛亮倡导节俭以培养品德。
任重才轻:
形容有才能但责任重大。
伏龙凤雏:
刘备称诸葛亮和庞统为伏龙、凤雏,比喻难得的人才。
心如止水:
意指心境平静,不受外界干扰,源自《三国演义》中的一段故事。
隔岸观火:
意指置身事外,不愿插手或干涉他人的争端,来源于诸葛亮在火烧赤壁战役中的观察。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指一个人能够守住关口,防御力量强大,源自《三国演义》中赞扬诸葛亮守卫柴桑时的英勇和智慧。
空城计:
诸葛亮在危急时刻通过设伏诱敌的计谋,成功地骗过了敌人,保护了自己的军队和城池。
料事如神:
形容预测事情像神仙一样准确。
临危受命:
在危难之际接受任命,出自《前出师表》。
龙盘虎踞:
形容地势雄伟险要,特指南京。
不求闻达:
不求闻达于诸候,出自《出师表》。
舌战群儒:
诸葛亮在东吴与众多儒士辩论,以其雄辩的口才和渊博的知识,成功地说服了孙权联合刘备对抗曹操。
草船借箭:
运用智谋,凭借他人的人力或财力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方寸已乱:
今已失老母,方寸乱矣。
德薄任重:
德薄任重,惨惨忧虑,出自《坐上与杜微书》。
计日而待:
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出自《出师表》。
这些成语不仅描绘了诸葛亮的智慧和忠诚,还反映了他作为一位政治家和军事家的非凡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