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定义和作诠释是两种常见的说明方法,它们在表述方式、内容完整性和重点上有所不同。
下定义
下定义是用简洁而明确的语言指出被说明对象的本质特点,把容易与之混淆的对象区别开来。它通常采用判断句式,用“是”等判断词来表达概念。下定义要求完整,即定义的对象与所下定义的外延要相等,并且要从一个方面完整地揭示概念的全部内涵。
例子:
1. 历史小说是以农民战争为题材的小说。
2. 统筹方法,是一种安排工作进程的教学方法。
3. 水是最简单的氢氧化合物。
4. 菱形是四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
5. 食物是一种能构成躯体和供应能量的物质。
作诠释
作诠释则是对事物或事理的某些性质和特点进行适当解说的一种说明方法。它可以用多种句式来表述,侧重于事物某一方面的特征,或者解说它的构造、成因、功用等非本质的因素。作诠释并不要求完整,只要揭示概念的一部分内涵即可。
例子:
1. 大地渐渐从沉睡中苏醒过来。冰雪融化,草木萌发,各种花次第开放。
2. 激光是一种颜色单纯的光。
3. 在太阳和月亮的周围,有时出现一种美丽的七彩光圈,里层是红色的,外层是紫色的,这种光圈叫做晕。
4. 友谊是指人与人之间互相关心、互相信任、互相支持的一种情感纽带。
5. 成功是一个人在某个领域所取得的有意义的成就。
区别总结
表述方式:下定义常用判断句式,而作诠释可用多种句式。
内容完整性:下定义要求完整揭示概念的全部内涵,而作诠释只需揭示部分内涵。
重点:下定义着眼于事物的本质属性,作诠释注重于外观的表象、性质和特点。
通过以上例子和解释,可以更清晰地理解下定义和作诠释的区别及用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