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的《月饼》
“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
“默品其滋味,相思泪沾巾。”
施景琛的《中秋词》
“饼儿圆与月儿如,更兆嘉祥食有余,多感外家爱护意,年年例又贶双鱼。”
沈兆褆的《吉林纪事诗》
“中秋鲜果列晶盘,饼样圆分桂魄寒。”
“聚食合家门不出,要同明月作团圆。”
袁景澜的《咏月饼》
“形殊寒具制,名从食单核。巧出饼师心,貌得婵娟月。入厨光夺霜,蒸釜气流液。”
“戚里相馈遗,节物无容忽。”
祁启萼的《月饼》
“中秋节物未为低,火烘罗罗出斧齐。”
“一样饼师新制得,佳名先向月中题。”
张九龄的《望月怀远》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白居易的《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
“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园边。”
袁宏道的《当阳度门寺月饼诗》
“盘中犹折半宫花,刻凤攒龙自内家。”
“不是国师争袖得,也应坠破紫袈裟。”
“曾是金娥印得成,留将旧样说阴晴。”
这些诗句和谚语不仅描绘了月饼的形状、口感和制作工艺,还表达了诗人们对中秋节的思念和对家人的情感。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