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高采烈和 得意忘形都用来形容人的情绪,但它们在表达意思、词性和出处等方面存在一些不同。
表达意思
兴高采烈:原指文章志趣高尚,言辞犀利;后多形容兴致高,精神饱满。
得意忘形:形容高兴得失去了常态。
词性
兴高采烈:通常在句中用作褒义词。
得意忘形:通常在句中用作贬义词。
出处
兴高采烈:出自茅盾《子夜》四:“阿二忽然对于曾沧海的威吓全没怕惧,反而兴高采烈的说起来了。”
得意忘形:出自老舍《四世同堂》三十二:“他把科长看成有天那么大,把他和科长连在一块,他没法不得意忘形。”
情感色彩
兴高采烈:表达了一种积极健康的情绪,如孩子们在游乐场里玩耍时的快乐。
得意忘形:则带有一些贬义,指因过度骄傲自满而失去理智和应有的行为规范,如取得一点小成绩后得意忘形的人。
总结:
相同点:两者都表达了一种较为兴奋、愉悦的情绪状态。
不同点:兴高采烈是褒义词,指人兴致高,非常高兴,情绪热烈;得意忘形是贬义词,指高兴得忘乎所以,控制不住自己。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