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中有许多歇后语,这些歇后语往往与书中的人物和故事紧密相关,体现了古代文化和历史的魅力。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三国演义》歇后语及其故事情节:
掩目而捕燕雀——是自欺也 故事情节:
出自第2回,陈琳用此语形容自欺欺人的行为。
驽马恋栈豆——必不能用也
故事情节: 出自第107回,蒋济用此语形容无能之辈,不适合担当重任。关公放曹操——念旧情
故事情节: 关羽在曹操围攻下,选择放走曹操,体现了他对旧日恩情的念及。孔明斩魏延——借刀杀人
故事情节: 诸葛亮利用魏延的野心,设计斩杀魏延,避免直接下手。关公走麦城——死到临头
故事情节: 关羽在麦城被围,最终被俘并被杀,此语形容其处境绝望。关云长刮骨疗毒——全无痛苦之色
故事情节: 关羽在刮骨疗毒时,表现出了极大的勇气和镇定,此语形容其若无其事。刘备三上卧龙岗——就请你这个诸葛亮
故事情节: 刘备三次请诸葛亮出山,最终成功,此语形容请到了心仪之人。董卓进京——不怀好意
故事情节: 董卓进京后专权跋扈,此语形容其居心叵测。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故事情节: 周瑜设计苦肉计,黄盖假装投降曹操,此语形容双方都有预谋。张飞战关公——忘了旧情
故事情节: 张飞与关羽在战场上相见,因旧日情谊而有所犹豫,此语形容感情复杂。刘备得孔明——如鱼得水
故事情节: 刘备得到诸葛亮后,如鱼得水,事业有了巨大发展。曹操败走华容道——走对了路子
故事情节: 曹操在赤壁之战失败后败走华容道,最终逃脱,此语形容其选择正确。诸葛亮草船借箭——用的是疑兵计
故事情节: 诸葛亮利用草船借箭,成功骗取曹操的箭矢,此语形容其智谋。张飞使计谋——粗中有细
故事情节: 张飞虽然性格粗犷,但在关键时刻也能运用精细的计谋。周瑜谋荆州——陪了夫人又折兵
故事情节:
周瑜在谋取荆州时,不仅未能成功,反而损失惨重,此语形容其计划失败。
这些歇后语不仅丰富了《三国演义》的文化内涵,也在日常生活中被广泛引用,传颂不衰。希望这些歇后语和相应的故事情节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这部古典名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