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这一传统佳节,以其明亮的月光和团圆的寓意,成为了文人墨客挥洒才华的源泉。以下是四句关于中秋节的诗句及其赏析:
《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 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赏析:
这首诗以中秋之夜为背景,通过描绘庭院中白树和栖息的乌鸦,以及无声湿透的桂花,营造出一种寂静而深远的氛围。最后一句“不知秋思落谁家”则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深切思念,以及对中秋团圆的渴望。全诗意境深远,情感真挚,是中秋节诗词中的佳作。
《中秋月》
晏殊
十轮霜影转庭梧,此夕羁人独向隅。
未必素娥无怅恨,玉蟾清冷桂花孤。
赏析: 晏殊的这首诗以中秋之夜的月亮为题材,通过“十轮霜影”和“庭梧”的描绘,表现出中秋夜的寒冷和寂静。诗中的“羁人独向隅”则反映了诗人自身的孤独和惆怅。最后一句“玉蟾清冷桂花孤”更是以月亮和桂花为象征,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思念和对中秋团圆的渴望。《望月怀远》
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赏析: 张九龄的这首诗以中秋之夜的明月为引子,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深切思念。诗中“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展现了中秋夜的月光普照,而“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则直接抒发了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最后两句“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则通过描绘月光和露水,进一步以景衬情,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无尽思念。《水调歌头》
苏轼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以在人间!
赏析:
苏轼的这首词以中秋之夜的明月为背景,通过“把酒问青天”和“我欲乘风归去”等句子,表达了诗人对明月的向往和对天上宫阙的想象。词中“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则反映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感慨。最后一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则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深切思念和对中秋团圆的祝愿。
这些诗句不仅描绘了中秋节的景象,还表达了诗人们对亲人的思念和对团圆的渴望,是中秋节文化中不可多得的文学瑰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