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世雕龙 :指在世间雕刻龙形,比喻文章华美如雕刻般精美。超尘出俗:
形容超出尘世,不同凡响。
禅絮沾泥:
比喻佛教徒修行虽深,但仍受尘世牵累。
佛性禅心:
指佛教徒的佛性和禅修的心境。
百丈竿头:
比喻修行虽深,仍需进一步努力。
鬓丝禅榻:
形容修行者的鬓发已经斑白,仍坐在禅榻上修行。
八万四千:
指佛教中描述的无数烦恼和法门。
成佛作祖:
指通过修行最终达到佛的境界,成为祖师。
空即是色,色即是空:
佛教中的核心教义之一,表示一切现象都是空无自性的,同时也包含了显现的一面。
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
形容每一朵花、每一片叶子都包含了整个宇宙的智慧。
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
比喻身体是修行的工具,心是修行的场所,要像明镜一样清净无染。
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直指人心,见性成佛:
强调修行不依赖文字,直接通过心性来领悟佛法。
万法归一,一切归空:
表示世间万物最终都回归到空性。
大道无言,道在心中:
指大道(真理)是无声的,存在于每个人的心中。
一念清净如虚空,万法如显影:
形容内心清净无染,一切现象都清晰显现。
明月照大江,流光正逝:
比喻时间的流逝和人生的无常。
不悔梦归处,只恨夜太长:
表达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现实的不满。
坐禅观心,心明如镜:
通过坐禅来观察自己的内心,使心像明镜一样明亮。
虚静无为:
追求内心的宁静和平静,摆脱欲望和执着。
心如止水:
比喻内心平静如止水,不受外界干扰。
静观自若:
形容内心安定,能够冷静观察事物。
无欲无求:
心灵超脱名利,不追求物质财富和功名地位。
融融合一:
形容心与道合一,身心合一。
悠然自得:
心境宁静自在,得到内心的宽慰和满足。
禅心:
指修行者的心境,常用于佛教语境中。
坐禅:
通过静坐来修行,达到内心的平静和觉悟。
禅让:
指主动放弃职位,让给更有德有能的人。
封禅:
古代帝王到泰山祭祀天地的仪式,象征至高无上的权力和德行。
禅宗:
佛教的一个重要流派,强调通过坐禅和悟道来达到解脱。
禅杖:
佛教徒修行时使用的工具,象征修行者的坚定和精进。
31. 禅房
:修行者居住的地方,通常用于静修。
32. 禅门:指佛教的修行门派。
33. 禅堂:进行禅修的教室或场所。
34. 禅机:指修行中的灵感和机会。
35. 禅理:佛教中关于修行的理论和道理。
36. 禅院:专门用于修行的寺庙或机构。
37. 参禅:通过参悟来修行,达到内心的觉悟。
38. 禅念:指修行中的念头和意识。
39. 禅源:指修行的源头或根本。
40. 禅经:记载佛教修行方法和教义的经典。
41. 禅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