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十二章》中包含了许多成语和格言警句,以下是一些出自《论语十二章》的成语和格言警句:
温故知新 解释:
温习旧的知识,得到新的理解和体会。
出处:《论语·为政》:“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见贤思齐 解释:
见到德才兼备的人就想赶上他。
三人行必有我师
解释: 几个人在一起行走,其中必定有可作为我的老师的人。 出处
任重道远 解释:
责任重大,道路遥远。比喻责任重大,需要长期艰苦奋斗。
死而后已
解释: 到死才停止。形容为事业奋斗终身。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解释: 如果你自己不喜欢的事,就不要强加给别人。 出处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解释:
学习知识并且按时温习,不也是很令人快乐的事吗?
出处:《论语·学而》:“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解释:
有志趣相投的朋友从远方来,不是很令人愉快的事吗?
出处:《论语·学而》:“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解释:
别人不了解自己而自己又能不气恼,不也是君子的表现吗?
出处:《论语·学而》:“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吾日三省吾身 解释:
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
出处:《论语·学而》:“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解释:
君子懂得道义,小人只看重利益。
三十而立
解释: 指人在三十岁前后有所成就。 出处
不惑之年 解释:
指人到了四十岁,能够明白事理,不再迷惑。
出处:《论语·为政》:“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逝者如斯 解释:
时间像流水一样不停地流逝,一去不复返。
出处:《论语·子罕》:“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择善而从 解释:
选择好的意见而听从。
出处:《论语·述而》:“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不舍昼夜 解释:
日夜不停。
出处:《论语·子罕》:“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匹夫不可夺志 解释:
一个普通人的志向是不能被剥夺的。
出处:《论语·子罕》:“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这些成语和格言警句不仅反映了孔子的思想和教育理念,而且在现代社会中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