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关于孝顺的名言众多,以下是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名言:
“孝在于质实,不在于饰貌。”—— 桓宽
“亲爱我,孝何难;亲恶我,孝方贤。”—— 《弟子规》
“重资财,薄父母,不成人子。”—— 朱柏庐
“千万经典,孝义为先。”—— 未知
“爹娘面前能尽孝,一孝就是好儿男;翁婆身上能尽孝,又落孝来又落贤。”—— 《劝报亲恩篇》
“夫孝者,百行之冠,众善之始也。”—— 《后汉书》
“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论语·为政第二》
“劳苦莫教爹娘受,忧愁莫教爹娘耽。”—— 《劝报亲恩篇》
“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 《增广贤文》
“好饭先尽爹娘用,好衣先尽爹娘穿。”—— 《劝报亲恩篇》
“我们体贴老人,要像对待孩子一样。”—— 歌德
“父子不信,则家道不睦。”—— 武则天
“孝有三:大尊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 《礼记》
“妻贤夫祸少,子孝父心宽。”—— 《增广贤文》
“哀哀父母,生我劬劳。”—— 《诗经·小雅·蓼莪》
“事父母,能竭其力。”—— 《论语·学而》
“父慈而教。”—— 《左传·昭公二十六年》
“爱亲者,不敢恶于人;敬亲者,不敢慢于人。”—— 《孝经·天子》
“不得乎亲,不可以为人;不顺乎亲,不可以为子。”—— 孟子
“一个天生自然的人爱他的孩子,一个有教养的人定爱他的父母。”—— 林语堂
“孟子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孟子·梁惠王上》
“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 李毓秀
“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叙,朋友有信。”—— 孟子
“时时体贴爹娘意,莫教爹娘心挂牵。”—— 《劝报亲恩篇》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孟郊《游子吟》
“夫妇和而后家道成。”—— 《幼学琼林·夫妇》
“兄弟敦和睦,朋友笃诚信。”—— 陈子昂《座右铭》
“父不慈则子不孝。”—— 颜之推《颜氏家训·治家》
“家必自毁,而后人毁之。”—— 《孟子·离娄上》
“贫贱之交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 《后汉书·宋弘列传》
31. “有难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论语·为政》
32. “仁之实,事亲是也;义之实,从兄是也。”—— 孟子
33. “天地之性,人为贵;人之行,莫大于孝,孝莫大于严父。”—— 《孝经》
34. “父母呼,应勿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