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一个人有文化有品德的古文如下:
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独占八斗,我得一斗,天下共分一斗。——南朝·谢灵运
这句话以曹植的才华比喻天下才学,谢灵运自谦,表示自己仅得其中一斗,却愿意与天下人分享。
惠施多方,其书五车——《庄子·天下》
这句话形容惠施的学问广博,读书甚多,五车书指其藏书丰富。
温弟时文已才华横溢,长安诸友多称赏之。——清·曾国藩
这句话赞美了温弟的文才横溢,得到了长安许多朋友的赞赏。
夫士大夫登朝之后,大都为世事牵挽,一二有性情者,方能以文采风流、友朋意气相尚。——清·恽敬
这句话指出,士大夫在朝堂上大多被世俗事务所牵绊,只有少数有性情的人,才能以文采和友情相交往。
吾闻老聃博古知今——《孔子家语·观周》
这句话表达了孔子对老聃(老子)博学多才的赞誉。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卫灵公》)
这句话强调了君子重视道义,小人则只看重利益。
君子不器,我辈之器。(《礼记·大学》)
这句话表达了君子不应拘泥于形式,而应发挥自己的才能。
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诗经·魏风·硕人》)
这句话描绘了君子心胸坦荡,而小人则常常忧愁。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论语·卫灵公》)
这句话比喻人如果不学习,就不会有成就。
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论语·卫灵公》)
这句话强调了文雅和品德并重的重要性。
德行天下昭,日夜淑且长。(唐代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这句话赞美了品德高尚的人,其德行如同日月般明亮,永远照耀着他人。
美能入彀,恶不能出焉,民之不好其器者,何也?
这句话说明了只有品德高尚的人,才能吸引他人,恶行则无法隐藏。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礼记·中庸》)
这句话概括了学习的五个步骤,强调了博学的重要性。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这句话形容读书多,写文章时如有神助。
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苏轼《和董传留别》
这句话表达了即使生活简朴,但心中有学问,气质自然高雅。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赵翼《论诗五首·其二》
这句话说明了每个时代都有杰出的人才,他们各自在文学上引领风骚。
富贵必从勤苦得,男儿须读五车书。——杜甫《柏学士茅屋》
这句话强调了成功来自于勤奋和努力学习。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颜真卿《劝学诗》
这句话鼓励人们珍惜时光,勤奋读书。
这些古文和诗句不仅赞美了有文化的人,还强调了品德的重要性。希望这些内容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