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武装力量主要包括以下几种名称:
八路军
简称:八路军
正式名称: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
背景: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后,根据国共两党协议,中国工农红军主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
改编:后来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将国内各“路军”改编成集团军,将八路军改称为第十八集团军,但“八路军”这个称呼仍被广泛使用直至抗战结束。
新四军
简称:新四军
正式名称: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
背景:1937年10月,南方8省的红军游击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
特点:新四军主要在敌后战场开展游击战,成为抗击日军的重要力量。
东北抗日联军
背景: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共产党在东北组织起众多抗日队伍,1936年发展到11个军。
贡献:东北抗联牵制了大量日军,消灭了大量日伪军,为抗战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
广东东江纵队
背景:1938年日军侵占广东省后,中国共产党在广东东江地区创建和领导的一支人民抗日军队。
发展:队伍不断发展壮大,成为坚持华南抗战的主力部队之一,朱德同志在“七大”军事报告中将其与八路军、新四军并称为“中国抗战的中流砥柱”。
海南琼崖纵队
背景:1927年冯白驹领导武装暴动后,建立的抗日武装力量。
特点:在极端恶劣的环境中坚持斗争,成为华南地区的重要抗日力量。
这些抗日武装力量在抗日战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中国的抗战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抗战结束后,这些队伍也相继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继续为人民的解放事业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