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老子》第33章
意思是了解别人的人是聪明的,了解自己的人才算真正明智。
知足不辱,知止不殆。——《老子》第44章
意思是知道满足就不会遭受屈辱,知道适可而止便不会遇到危险。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老子》第58章
意思是祸与福互相依存,可以互相转化。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第64章
意思是巨大的树木从细小的萌芽开始生长,高台是从一抔抔土堆积而成,千里之行也是从脚下的第一步开始。
圣人择可言而后言,择可行而后行。——《管子·形势解》
意思是圣人只会在合适的时候说话,只会在可行的时候行动。
三思而后行。——《论语·公冶长》
意思是在行动前要反复思考多次。
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论语·子路》
意思是如果过于急躁就不能达到目的,如果贪图小利就不能成就大事。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论语·卫灵公》
意思是一个人如果没有长远的考虑,就必定会有眼前的烦恼。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荀子·劝学》
意思是不积累一步半步的行程,就没有办法达到千里之远;不积累细小的水流,就没有办法成为江海。
千丈之堤,以蝼蚁之穴溃。——《韩非子·喻老》
意思是一千丈高的堤坝,可能因为一个蚂蚁洞而被溃决。
这些名言不仅反映了智者的智慧和经验,也提供了深刻的道理,指导我们在生活和工作中如何做出明智的选择和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