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中的名言众多,以下是一些著名的句子: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道德经·第八章》
解释:最高的善就像水一样,水善于滋养万物而不与万物相争。
慎终如始,则无败事。——《道德经·第六十四章》
解释:如果自始至终都小心谨慎,也就没有失败的事了。
善者不辩,辩者不善。——《道德经·第八十一章》
解释:真正彻悟道的人,自然不会与人争辩。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道德经·第四十八章》
解释:追求学问的人,知识会日益增加;追求道的人,私欲会日益减少。减少到极致,就达到了无为的境界。达到无为的境界,就没有什么事情是不能做的了。
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道德经·第九十四章》
解释:金玉堆满堂屋,却无法永久守住;富贵而骄奢,会给自己带来灾祸。功成名就之后,懂得退隐,这是符合自然规律的。
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道德经·第二十四章》
解释:踮起脚跟想要站得高,反而站立不住;迈起大步想要前进得快,反而不能远行。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道德经·第一章》
解释:真正的“道”是难以用言语完全表达清楚的,一旦用言语去定义,就已经不是那个恒常不变的“道”了。
天下万物生於有,有生於无。——《道德经·第四十章》
解释:天下万物都是从“无”中产生的,没有“无”就没有“有”。
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道德经·第十九章》
解释:抛弃圣智,百姓会得到百倍的利益;抛弃仁义,百姓会恢复孝顺和慈爱;抛弃巧技和利益,盗贼就会消失。
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其不欲见贤。——《道德经·第七十七章》
解释:因此,圣人不依赖外在的功绩,功成而不居功自傲,他不想让人知道自己的贤能。
这些名言不仅体现了老子的哲学思想,也为我们提供了深刻的生活智慧和处世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