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绛的散文《干校六记》中包含了许多好词好句,以下是一些精选的例子:
在大的时代里,个人正如一叶扁舟,唯有随波逐流,偶尔的讽刺、同情,但人也只能平静地一步步走向坟墓而已。
这句话表达了个人在时代大潮中的无奈和渺小,只有随波逐流,偶尔的讽刺和同情也无法改变命运的安排。
我记得从前看见坐海船出洋的旅客,登上摆渡的小火轮,送行者就把许多彩色的纸带抛向小轮船;小船慢馒向大船开去,那一条条彩色的纸带先后迸断,岸上就拍手欢呼。也有人在欢呼声中落泪;迸断的彩带好似迸断的离情。这番送人上干校,车上的先遣队和车下送行的亲人,彼此间的离情假如看得见,就决不是彩色的,也不能一迸就断。
通过比喻,形象地描绘了干校生活中送行者与旅客之间的离情别绪,既有欢乐也有悲伤。
惭愧常使人健忘,亏心和丢脸的事总是不愿记起,因此也很容易在记忆的筛眼里走漏的一干二净。
这句话反映了人在某些情况下会选择性地遗忘不愉快的记忆,以减轻心理负担。
在北京等待上干校的人,当然关心干校生活,常叫我讲些给他们听。大家最爱听的是何其芳同志吃鱼的故事。当地竭泽而渔,食堂改善伙食,有红烧鱼。其芳同志忙拿了自己的大漱口杯去买了一份;可是吃来味道很怪,愈吃愈怪。他捞起最大的一块想尝个究竟,一看原来是还未泡烂的药肥皂,落在漱口杯里没有拿掉。大家听完大笑,带着无限同情。他们也告诉我一个笑话,说钱钟书和丁××两位一级研究员,半天烧不开一锅炉水!
通过何其芳吃鱼的故事,展现了干校生活中的幽默和讽刺,也反映了当时的生活条件。
默存过菜园,我指着窝棚说:“给咱们这样一个棚,咱们就住下,行吗?”默存认真想了一下说:“没有书。”真的,什么物质享受,全都罢得;没有书却不好过日子。他箱子里只有字典、笔记本、碑帖等等。我问:“你悔不悔当初留下不走?”他说:“时光倒流,我还是照老样。”默存向来抉择很爽快,好像未经思考的;但事后从不游移反复。我不免思前想后,可是我们的抉择总相同。既然是自己的选择,而且不是盲目的选择,到处也就死心塌地,不再生妄想。
这段对话展现了杨绛与钱钟书在干校生活中的简朴和对知识的执着追求,即使生活条件艰苦,他们依然保持着乐观和坚韧。
不用筹备得太周全,只需等我也下去,就可以照看他。
这句话表达了对伴侣的深情厚谊和无私的关怀,体现了杨绛对钱钟书的深厚感情。
人能够凝炼成一颗石子,潜伏见底,让时光像水一般在身上湍急而过,自己只知身在水中,不觉水流。
这句话用比喻的手法,形象地表达了人在时间面前的无奈和渺小,只有默默承受,无法抗拒。
我们曾如此期盼外界的认可,到最后才知道:世界是自己的,与他人毫无关系。
这句话反映了杨绛对人生的一种深刻感悟,即真正的幸福和满足来自于内心的世界,而不是外界的评价和认可。
这些好词好句不仅展现了杨绛散文的独特风格和细腻情感,也反映了她对生活和人性的深刻洞察。通过这些文字,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干校六记》所蕴含的丰富内涵和深刻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