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中包含了许多著名的典故和成语,以下是一些例子:
舌战群雄:
诸葛亮在曹操大军沿江结寨时,运用谋略和口才,说服曹操与孙权联合抗曹。
赤壁之战:
刘备和孙权联合对抗曹操,最终通过火攻战术大败曹军。
初出茅庐:
诸葛亮出山辅佐刘备,表现其卓越的军事才能和政治智慧。
三顾茅庐:
刘备三次亲自请诸葛亮出山,最终诸葛亮答应出山相助。
火烧连营:
陆逊利用火攻战术,烧毁了刘备的连营,导致刘备大败。
锦囊妙计:
诸葛亮为刘备提供妙计,帮助刘备在危急关头化险为夷。
木牛流马:
诸葛亮发明木牛流马,解决了军队粮草补给的问题。
三足鼎立:
曹操、刘备、孙权三国鼎立,形成分裂局面。
三分天下:
三国最终形成三分天下的格局。
步步为营:
刘备在战争中采取谨慎的策略,逐步推进。
乌合之众:
形容军队毫无组织,毫无战斗力。
草船借箭:
诸葛亮利用雾天和大雾,巧妙地借得曹操的箭矢。
赵云单骑救阿斗:
赵云在乱军中找到并救出刘备的儿子阿斗。
懊悔无及:
曹操在发现刘备军队是空营后,感到十分懊悔。
傲睨得志:
曹操在战胜马超后,变得骄傲自大。
七擒七纵:
诸葛亮七次捉住孟获又七次放走,最终使孟获心服。
七步之才:
形容才学高超,文思敏捷。
强词夺理:
指无理强辩,明明没理硬说有理。
情同骨肉:
形容关系非常亲密,如同一家人。
曲意逢迎:
违背自己的意愿去迎合别人。
青山不老:
比喻永远存在,时间久长。
七步成诗:
形容才学高超,能够在七步之内作出诗来。
才占八斗:
形容学问高,文才好。
如鱼得水:
比喻得到适合自己的环境或人。
髀肉复生:
形容长期安逸,无所作为。
如饮醇醪:
形容人胸怀宽广,气量大。
徒有虚名:
空有名望,指有名无实。
屯粮积草:
储存粮食和草料,以备战争之用。
天崩地塌:
形容巨大的灾难或事变。
同心合胆:
形容大家心意相通,共同面对困难。
31. 神鬼莫测:形容事情极其诡秘,难以推测。
32. 势如破竹:形容气势旺盛,一往无前。
33. 一家老小:指全家人。
34. 以卵敌石:比喻不自量力,自取灭亡。
35. 一面之辞:指单方面的话,没有根据的话。
36. 以私废公:因私情而废弃公务。
37. 隐介藏形:隐藏起来,使人看不见。
38. 鹰视狼顾:形容目光锐利,为人狠戾。
39. 运筹决策:筹划情况,拟订作战策略。
40. 运筹决算:同“运筹决策”。
41. 云屯雨集:形容众多的人聚集在一起。
42. 佯输诈败:假装败退,引人上当。
43. 先礼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