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稼先, 中国著名核物理学家,被誉为“两弹元勋”,他的一生都在为中国核武器和原子武器的研发奋斗。他不仅是中国核武器研制与发展的主要组织者、领导者,还是中国核武器理论研究工作的奠基者之一。邓稼先在中国武器制造的第一线,领导了许多学者和技术人员,成功地设计了中国原子弹和氢弹,把中国国防自卫武器引领到了世界先进水平。
邓稼先于1924年6月25日出生于安徽怀宁县,1945年毕业于西南联合大学,1950年获得普渡大学博士学位。他在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任职,1958年担任第二机械工业部第九研究员理论部主任,领导完成了原子弹的理论设计方案,解决了中国原子弹试验成功的关键性难题。1964年10月16日,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随后在1967年6月17日,中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在核武器研究过程中,邓稼先经历了无数次的试验和挑战,不仅在秘密科研院所里费尽心血,还经常到飞沙走石的戈壁试验场,冒着酷暑严寒,在试验场度过了整整8年的单身汉生活,有15次在现场领导核试验,从而掌握了大量的第一手材料。他的工作不仅在中国独立研究核武器方面迈出了第一步,还在高温高压状态方程的研究中做出了重要贡献。
邓稼先的贡献不仅体现在核武器的研制上,他还培养了大量的年轻科研人员,撰写了多部讲义和教材,为中国核武器事业的长远发展奠定了基础。他的事迹和精神激励了一代又一代的科研工作者,成为中国科技界的楷模。
1986年7月29日,邓稼先因受到核辐射,身患直肠癌,在北京不幸逝世,终年62岁。同年,他被追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