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文明礼仪要做到以下几点:
称谓礼仪
对父母长辈不能直呼姓名,更不能以不礼貌言词代称,要用准确的称呼,如爸爸、奶奶、老师、叔叔等。
不给他人取绰号、说花名。
问候礼仪
向父母、长辈问候致意,要按时间、场合、节庆不同,采用不同的问候。
早起后问爸爸、妈妈早上好。
睡觉前祝爸爸、妈妈晚安。
父母下班回家时,说“爸爸、妈妈回来啦”。
过生日时,祝长辈生日快乐、身体健康。
过新年时,祝爸爸、妈妈新年愉快。
当爸爸、妈妈外出时说“祝爸爸、妈妈一路平安、办事顺利”。
当爸爸、妈妈外出归来时说“爸爸、妈妈回来啦,辛苦了”。
自己告别家人时,说“您放心吧,我会照顾好自己”。
离家时间较长时,写信或打电话问候家人。
餐桌礼仪
在家时,请长辈先入座,等长辈先拿碗筷后,自己再拿碗筷。
吃东西或喝汤时要小口吞咽,闭嘴咀嚼,尽量不发出响声。
别人给自己添饭菜时,要说“谢谢”。
主动给长辈添饭加菜。
先吃完饭要说“大家慢慢吃”。
在学校时,在老师的指导下有秩序地进入餐厅,坐在指定的座位上,两脚自然并拢,双腿自然平放,坐姿自然,背直立。
要安静、文明进餐,饭、菜、汤要吃净,不偏食、不挑食。
碗、碟轻拿轻放,摆放整齐。
待客礼仪
客人来访,要事先有准备,把房间收拾整洁,热情接待,帮助父母排座、递茶后可告辞离开,待父母送客时应与客人说“再见”。
如父母不在家,要以主人身份接待客人。
自己的同学、朋友来访,应热情迎接。
形象礼仪
着装要整洁、朴素大方,扣齐钮扣或拉好拉链,整理好衣领。升、降旗仪式、集会活动按要求穿规定的校服。
不穿背心、拖鞋、裤衩在校园行走和进入教室,不佩戴项链、耳环(针)、戒指、手链、手镯等饰物。
按要求系好红领巾:先把红领巾折四折,置于衣领内,红领巾的三角尖对正脊骨,打好领结,翻下衣领。夏天天气炎热时可于左胸前佩戴队徽。
每天早晚必须洗脸、刷牙,保持面部干净。不留长指甲,不涂指甲油,指甲内保持无污垢,饭前便后要洗手。
经常整理仪表。头发适时梳洗,发型大方得体,不染发,不烫发。男生前发不覆额,侧发不掩耳,后发不及领;女生前发不遮眼,长发不披肩。
坐有坐相,站有站样,走有走姿,面带微笑,举止文明,落落大方。
课堂礼仪
预备铃响起,应迅速回教室入座,静候老师。上课铃响,老师进教室,值日生喊“起立”,全班同学立正后向老师问好,老师回应后再坐下。
上课时,如有特殊情况晚到班级,应于教室后门口站定,经老师示意进入后方可回座位。
注意读写姿势,做到:胸离桌一拳,眼离书一尺,手离笔尖一寸。
上课时,如遇到同学身体不适等突发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