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先生的理想及其相关的小故事如下:
弃医从文
鲁迅原本立志从医,希望通过医学拯救国人的身体。然而,在日本留学期间,他看到了国人麻木的灵魂,深感医学并非救国的根本。于是,他毅然弃医从文,以笔为武器,向封建礼教、旧传统发起了猛烈的攻击。他的理想是唤醒沉睡的国人,让他们拥有独立的思想和反抗精神。
《好的故事》
在《野草》中的《好的故事》里,鲁迅描绘了一个美丽、幽雅、有趣的故事,这代表了他对理想世界的憧憬。然而,当他正要凝视这美好时,却骤然惊醒,美好如被大石击碎的水波,只留下几点虹霓色碎影。这一转折,深刻地反映出当时社会现实与理想的落差。鲁迅对这“好的故事”的执着令人动容,他不断向往与追求美好生活,即便身处困境,也不放弃对美的信念。
培养天才的泥土
鲁迅在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的讲台上提出,在呼唤天才之前,更应重视培养“培养天才的泥土”。他强调,社会与民众才是孕育天才的摇篮。这一观点,超越了时代的局限,至今仍闪耀着智慧的光芒。
珍惜时间
鲁迅小时候因为有一次上学迟到,结果被老师惩罚了,于是在自己的书桌上刻了一个小小的“早”字,表示强调的意思,怕自己还迟到。他还有一句名言:“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你挤,总是有的。”这体现了他珍惜时间、努力奋发的精神。
励志故事
鲁迅曾经说过,他的成功不是因为天赋,而是将别人喝咖啡的时间都用在了学习上。他一心一意、锲而不舍,这是他的成功之道。他最早是学医的,因为见民族危机日益加剧,这才拿起笔杆呐喊,要唤醒人们的民族意识。
这些小故事不仅展示了鲁迅先生的理想,还体现了他为实现理想所付出的努力和坚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