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学生进行文明礼仪教育的基本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尊师礼仪
见到老师应主动问好,使用礼貌用语。
听从老师的教导,不随意打断老师讲课。
进出校门及上下楼梯遇见老师要让老师先行。
进办公室要敲门,不随便翻阅老师的东西。
与老师交谈时,要起立并主动给老师让座。
课堂礼仪
上课前要作好课前准备,书籍、文具等摆放在课桌前角上。
上课时要专心听讲,注意力集中,独立思考,重要的内容应做好笔记。
当老师提问时,应先举手,待老师点到名字时才可站起来回答,发言时要立正,态度要落落大方,声音要清晰响亮,并且应当使用普通话。
下课时,全体同学仍需起立,与老师互道:“再见。”待老师离开教室后,学生方可离开。
个人礼仪
保持正确的坐、立、行习惯,保持正确的读书、写字姿势。
穿着整洁,爱清洁,讲卫生。
掌握常用的礼貌用语,如“您好”、“请”、“谢谢”、“对不起”、“再见”等。
掌握微笑、点头、鞠躬等常用体态语。
交往礼仪
尊敬父母,对长辈有礼貌。
同学之间应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友好相处。
待客、做客的基本礼节,如敬酒、让座等。
遵守公共交通规则,不闯红灯。
掌握肃立、注目礼、少先队队礼等礼仪。
其他礼仪
遵守会场秩序,不随意走动、讲话、吃东西。
节约用水用电,不浪费粮食。
爱护学校公共财物,不随意破坏。
做到集会时按时入场,遵守会场要求。
遵守公共场所的礼仪规范,做文明游客、文明顾客、文明乘客、文明观众。
这些内容旨在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文明习惯,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社交能力,为他们的全面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