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辱观是指 人们对荣与辱的评价标准的价值确认。它涉及对“荣”和“辱”两个概念的理解和评价。具体来说,“荣”通常指荣誉或光荣,是对高尚道德行为的客观评价和主观感受,包括社会或集体的肯定、赞扬和褒奖,以及个人或集体由此产生的尊严感和自豪感。而“辱”则是指耻辱,是对违背公共利益的不道德行为的否定和贬斥,以及个人因自己行为的过失而产生的羞愧体验。
荣辱观受到社会风尚、习俗和传统的影响,不同的民族和地域对荣和辱的看法可能有所不同。在阶级社会中,荣辱观还受到阶级思想的影响,人们从自己的阶级政治地位和经济地位中吸取自己的荣辱观点。
此外,荣辱观还有其历史性和具体性,不同的社会制度和文化背景下,荣辱观的内容和表现形式也会有所不同。例如,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当代中国全体公民应当树立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是以“光荣”和“耻辱”为特征,对人们的思想和行为进行社会的或自我的褒贬评价标准的价值确认。
综上所述,荣辱观是一种深植于社会文化中的价值观念,它指导着人们如何评价和感受荣誉与耻辱,并进而影响个人的行为和决策,塑造社会的价值观和道德标准。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