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的童年成长经历是丰富而复杂的,既有欢乐美好的一面,也有凄苦无奈的一面。
家庭背景
鲁迅出生于1881年,浙江绍兴的一个封建士大夫家庭。起初家庭较为富裕,有四五十亩水田,衣食无忧,还有佣人。作为长子长孙,鲁迅小时候过着少爷般的生活。
家庭变故
1893年,鲁迅的祖父因受贿入狱,为打点关系家里变卖了一半水田,父亲也受牵连忧愤交加大病不起,最终于1896年去世。家庭由此走向衰败,鲁迅从少爷变成了“乞食者”。
父亲患病
父亲生病期间,鲁迅常出入当铺和药店,为父亲治病花了大量钱财,却还要与庸医、骗子打交道,这让他见识了社会的黑暗和人心的险恶。
乡村生活
鲁迅常到绍兴乡下的外婆家和大舅父家寄居,他喜欢那里的自由天地,能与农民孩子一起划船、捉鱼、钓虾、放鹅、牧牛、摘罗汉豆等,还一同看社戏、学演戏,建立了深厚友谊,也了解到农民的质朴与受压迫的状况。
百草园的乐趣
百草园是鲁迅童年的乐园,园中有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等,他在这里听蝉鸣、捉黄蜂、捕鸟,听长妈妈讲美女蛇的故事,充满了生机与乐趣。
三味书屋的学习生活
鲁迅十二岁在绍兴城读私塾的时候,父亲正患着重病,两个弟弟年纪尚幼,鲁迅不仅经常上当铺、跑药店,还得帮助母亲做家务。为免影响学业,他必须作好精确的时间安排。此后,鲁迅几乎每天都在挤时间。
刻“早”字
鲁迅小时候亲身经历许多事情,父亲患病,他常常替父亲抓药,耽误很多时间,导致上学迟到。鲁迅在书桌上刻了一个“早”字,使得他更加克制自己,很少迟到。
社会见识
鲁迅的童年生活不仅让他看到了家庭的衰败和社会的黑暗,也让他养成了爱憎分明的性格。他过早地体谅到了生活的艰辛,生活一直比较简朴,从不铺张浪费。
综上所述,鲁迅的童年成长经历对他的一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家庭的变故和贫困的生活使他具有强烈的责任意识和深刻的社会洞察力,而乡村的自由生活和丰富的自然体验则培养了他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这些经历共同塑造了鲁迅独特的性格和文学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