绥芬河的名称来源于满语,其命名与地理特征和民族文化密切相关,具体如下:
名称含义 绥芬河在满语中被称为"绥芬"(或"率宾"、"恤品"),意为"锥子"。这一名称源于河中生长的尖锐如锥的钉螺,满族人以此特征为河命名。
历史演变
唐代: 称"率宾水" 金代
清代:定名为"绥芬河"
该名称在清代开始固定使用,延续至今。
地理特征
绥芬河是山溪性河流,流经中国与俄罗斯边境,因河床弯曲迂回如"链子"而得名。其发源地为吉林省珲春、汪清县交界处,全长约443公里,其中小绥芬河支流流经绥芬河市境内。
其他别称
该河还被称为"速频江"等,均因满语发音差异得名。绥芬河市因河而建,是连接中国与俄罗斯的边境城市,具有"山城"和"边城"的双重属性。
综上,绥芬河的名称是满语对河中自然特征(钉螺)的音译,历经多个朝代演变,最终固定为"绥芬河",并承载着丰富的地理与文化内涵。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