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风名字的使用规则和管理方式如下:
一、命名规则
命名表与命名权 全球共有140个台风命名表,由亚太地区14个成员国和地区提供,包括中国、日本、韩国、菲律宾等。每个国家或地区提供10个名字,共分10组,按字母顺序循环使用。
命名流程
- 当热带气旋达到热带风暴强度时,由负责该区域气象监测的机构(如日本气象厅、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等)从命名表中选取名字并赋予编号(例如2025年第4号台风杜苏芮,编号0704)。
- 命名表每年更新一次,但具体轮换时间可能因年份而略有差异。
文化特色
各国提供的名字通常带有本土文化特色。例如:
- 中国提供“悟空”“海棠”等神话角色名
- 日本使用日语男性/女性名字(如“山竹”“海燕”)
- 美国则多选用英文名(如“艾尔玛”“巴里”)
二、名字的生命周期
临时使用
台风被命名后,该名字在当年内循环使用,直至该区域未再生成同名台风。
永久除名
若台风造成特别重大损失(如重大人员伤亡或财产破坏),其名字将被永久从命名表中删除,空缺位置由原提供国重新推荐。例如,2005年台风龙王(编号19)因对中国造成严重损失,其名字被永久除名。
三、其他说明
编号系统: 与名字同步使用,前两位表示年份,后两位表示当年生成顺序(如2025年第4号台风杜苏芮,编号0704)。 国际标准
通过这种机制,台风命名既保留了文化多样性,又便于全球范围内对气象灾害的统一标识和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