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水的命名和分类方式多样,主要依据其化学成分、物理形态、功能特点及使用场景等不同维度进行划分。以下是综合多个来源的详细说明:
一、按化学成分分类
天然胶水 以植物或动物分泌物为原料,如橡胶汁、虫胶、淀粉浆糊等,常用于纸张、木材等轻量级粘接。
合成胶水
通过化学合成制造,包括热塑性树脂(如聚硫橡胶、环氧树脂)、丙烯酸酯、聚氨酯等,具有高强度、耐化学品性等特点。
无机胶水
以矿物或无机化合物为粘合剂,如水玻璃、硅酮等,多用于玻璃、陶瓷等特殊材料的粘接。
二、按物理形态分类
液态胶水
包括溶剂型(需有机溶剂挥发)、水性胶水、热熔胶等,流动性强,适用于快速粘接。
半固态/膏状胶水
如环氧树脂胶、聚醋酸乙烯胶,流动性较低,粘接力强,常用于金属、玻璃等难粘材料的粘接。
固态胶水
单组分或双组分,100%固体,耐高温、耐化学品,多用于密封和装饰。
三、按固化方式分类
室温固化
需常温自然干燥,如水性胶水、丙烯酸型胶。
加热固化
需加热到一定温度(如100℃以上),如热熔胶、环氧树脂胶。
其他方式
包括光固化(UV胶)、厌氧固化、辐射固化等,适用于特殊场景。
四、按功能特点分类
粘接型胶水
以强粘接力为核心,适用于金属、塑料、玻璃等材料的粘接。
密封型胶水
主要用于填补缝隙、防漏,如门窗密封胶、管道密封胶。
特种胶水
具备耐高温、耐酸碱、耐候等特性,如聚硫型胶水、耐酸碱树脂胶。
五、其他常见分类体系
按被粘物分类: 木材胶、金属胶、塑料胶等。 按使用场景分类
六、型号命名规则(部分示例)
通用型号:如502(环氧树脂类)、503(丙烯酸类)。
组合标识:如101(环氧树脂,低粘度)、202(不饱和聚酯,中粘度)。
总结
胶水的命名和分类需结合具体应用场景和性能需求。例如,汽车制造常用耐高温、耐化学品的环氧树脂胶,家具修补则多选用水性或植物胶水。选择时需考虑材料兼容性、环境温湿度等实际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