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报道名字的书写方式,需根据报道类型和发布平台进行区分,具体要求如下:
一、不同报道类型的格式要求
消息类报道 报纸刊发
:采用“本报(或刊)讯”+作者姓名的格式
网络平台:通常在稿件右下角标注作者姓名,隔一行
通讯类报道 人物通讯/事件通讯:
标题下方居中署名,可包含作者姓名
编辑部发布稿件:可能标注部门名称+姓名
其他类型稿件 公示/通知:
需明确标注发布单位全称
二、关键注意事项
报件名称填写规范
明确性: 需简洁概括内容,避免模糊表述 规范性
吸引力:可通过数字、疑问等手法增强关注度
长度控制:建议不超过20个字,避免截断
标题格式要求 字体与排版:
使用黑体、加粗,字号三号或四号,首行缩进2字符,行距1.5倍
类型划分:分为眉题、正题、副题,活动类稿件可采用单行标题
其他细节 署名位置:
消息类作者姓名通常置于第二行,通讯类可置于标题下方或末尾
日期标注:需注明发布日期,格式为“2020-11-30”
三、示例参考
消息类 > 本报讯:大学生志愿者参与社区服务活动 通讯类
> 人物通讯:张三——社区服务的践行者
编辑部公告:
> 关于图书馆新馆开放的公示
通过以上规范,可确保报道名字既符合格式要求,又能有效传递信息。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