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这个名字的起名背后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含义和个人期望,具体起名过程如下:
原名与乳名
乳名:阿张。鲁迅出生时,刚好遇到清末名臣张之洞来拜访他的祖父,所以爷爷就以贵人的姓当作他的小名,即“阿张”。
大名:周樟寿。因为鲁迅属于“寿”字辈,祖父为他取了和乳名同音的“樟”字,合在一起就是樟寿。
字与号
字:豫才。鲁迅的祖父原本给他取名为“豫山”,但因为与绍兴话中的“雨伞”发音相近,被同学嘲笑,后来改为“豫才”。
号:迅予。鲁迅曾用“迅予”作为自己的号,寓意着他的文字如同闪电般犀利,直击人心。
笔名的选择
首次使用:鲁迅在1918年5月在《新青年》杂志第4卷第5号上发表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时首次使用笔名“鲁迅”。
起名原因:
母亲姓鲁:鲁迅的母亲姓鲁,这是取笔名的一个重要原因。
周鲁同姓:周鲁是同姓之国,这也反映了他对民族文化的认同和传承。
愚鲁而迅速:鲁迅取“愚鲁而迅速”之意,表达了他对自己效率不如天分高的人的看法,以及通过更加勤勉来达到和别人一样的效果。
综上所述,鲁迅这个名字的起名过程充分考虑了文化背景、个人期望和实际应用场景。从乳名到学名,再到笔名,每一个名字都有其独特的含义和背后的故事。鲁迅这个名字不仅反映了他的个人特质和追求,也象征了他对中国社会和文化的深刻影响。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