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说说大全-经典句子大全-灵儿心情网

经典说说大全-经典句子大全-灵儿心情网

两汉成语典故?

59

两汉时期有许多脍炙人口的成语典故,以下是一些例子:

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药苦口利于病:

这个成语来源于刘邦在霸上接受秦王子婴投降后,进入秦宫见到美女如云,打算住在宫里。他的连襟和大将樊哙反对,认为刘邦不该搞特殊。张良建议刘邦应该听樊哙的话,于是刘邦改令与众将一起在外驻于帐篷。后人用此成语奉劝人们要善于听取不同意见和反对意见。

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这个典故发生在公元前206年,项羽的谋士范增设计鸿门宴,命项庄席前舞剑,伺机杀了刘邦。但在关键时刻,项羽的叔项伯拔剑而舞,掩护刘邦,使项庄无法下手。张良叫来大将樊哙,从而遏制了项庄。刘邦趁机以上厕所为名逃走。后人用此典故表示做此事却有他谋。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这个成语是对西汉建国功臣韩信一生的经典概括。韩信成为大将军是萧何推荐的,而韩信被杀也是萧何出的计谋。无论是成功还是败亡,都是由于同一个人。

汗马功劳:

刘邦起兵反秦,萧何始终帮着他,筹谋划策,忠心耿耿,是刘邦最可靠的得力助手。刘邦认为论功劳应以萧何为第一,所以首先封他为“酂侯”。其他功臣对此不服,刘邦用打猎的比喻解释说,萧何能发踪指示,是功人而非功狗。

割席分坐:

汉朝时,管宁和华歆是好友,但有一次华歆见到金子动心,管宁因此与他割席分坐,表示绝交。

梁上君子:

东汉时期,陈实发现一个小偷躲在房梁上,但没有喊叫,而是装着没有看见。他后来用智慧劝小偷认罪,使他悔改。

昭君出塞:

汉宣帝时,匈奴呼韩邪单于愿意归依汉朝,并请求和亲。王昭君主动提出去和亲,后来生活在匈奴游牧地区几十年,为汉匈和平做出了贡献。

不寒而栗:

汉武帝时,义纵因为公务办得出色,受到皇上赞赏。他上任后把祸害一方的豪门大族满门抄斩,使河内郡的治安和社会风气大有好转。

相提并论:

汉景帝时,王夫人通过长公主的吹捧,最终使儿子刘彻被立为太子。景帝后来下令处死诬陷栗姬的官员,并废太子刘荣为临江王。窦婴因此入朝办事。后人将“相提而论”说成“相提并论”。

一丘之貉:

汉朝时,杨惮因为父亲是汉昭帝时的丞相杨敞,母亲是史学家司马迁的女儿,成为当朝名人。汉宣帝时大将霍光谋反,杨惮最先向宣帝报告。后人用“一丘之貉”比喻彼此同是丑类,没有什么差别。

断袖之癖:

哀帝对董贤的爱之深,一天早晨醒来,见董贤还睡着,哀帝欲将衣袖掣回,却又不忍惊动董贤,情急之下将衣袖割断。后人把宠爱男色称作"断袖癖"。

夜郎自大:

夜郎国与汉使者言:“汉孰与我大?”及夜郎侯亦然。以道不通,故各以为一州主,不知汉广大。这个成语比喻骄傲无知的肤浅自负或自大行为。

金屋藏娇:

汉武帝时,馆陶公主刘嫖希望女儿陈阿娇成为皇后,于是请汉武帝为阿娇修筑金屋。这个成语后来用来指藏匿美女或形容富丽堂皇的居所。

这些成语典故不仅丰富了汉语词汇,还反映了两汉时期的社会文化和历史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