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人日记》第一段,即序言部分,具有以下作用:
引入视角:
序言以第一人称“我”引入,从旁观者的角度叙述,与日记正文中的第一人称“狂人”形成两个不同的叙事视角,拉开读者与狂人之间的距离,为读者理解狂人的内心世界和日记的深层含义提供了空间。
交代背景:
序言简要交代了日记的写作背景和缘由,说明了“我”为何会看到这本日记,以及日记中狂人的结局,早愈并赴某地候补。这种背景信息有助于读者更好地理解日记的内容和作者的创作意图。
反讽结构:
序言与日记内容在叙述和格式上形成了冲突和对立,构成反讽结构。序言的平静客观与日记中狂人的激烈情感和偏执狂症状形成鲜明对比,这种反讽增强了日记的叙事价值和深刻内涵。
揭示主题:
通过序言和日记的对比,揭示了病态社会的悲哀。序言中提到的狂人病体痊愈,暗示了其他人在精神上的不正常,狂人眼中其他人是“吃人”的人,这种不同角度和立场的揭示,深刻地批判了当时社会的病态和黑暗。
增加可信度:
序言采用文言文写作,显得更为正式和客观,与日记的白话文风格形成对比,这种风格上的差异也增加了日记的可信度和艺术性。
综上所述,《狂人日记》第一段通过引入不同的叙事视角、交代背景、构建反讽结构、揭示主题以及增加可信度,为整篇文章的叙事和主题表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