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城的《远和近》是一首富有哲理性和情感深度的诗,主要探讨了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的心理距离和物理距离之间的复杂关系。
诗的主旨
这首诗通过“你”、“我”和“云”三个元素,利用它们之间主观距离的变换,表达了人与人之间习惯的戒惧心理和人对自然原始的亲切感。诗中的“远”和“近”不仅是物理距离的概念,更是心理距离的象征。诗人通过这种对比,揭示了人与人之间的隔阂和戒备,同时也表达了他对和谐、融洽的理想人际关系的向往和追求。
表达的思想情感
对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反思:
诗中通过“你”和“我”的距离变化,反映了现代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疏离和隔阂。尽管物理距离很近,但心理距离却很远,这种心理距离往往源于习惯的戒惧和内心的防备。
对自然的向往和亲切感:
诗人通过“看云”这一行为,表达了对自然的亲近和向往。云作为自然的象征,与人的距离似乎很远,但实际上却很近,这种对比突显了人对自然的原始亲切感。
对人性复归自然的愿望:
诗中的对比不仅反映了现代社会的疏离感,也隐含着诗人对人性复归自然的愿望。诗人希望通过亲近自然,找回那份原始的情感和和谐。
对美的追求和无奈:
诗中的“远”和“近”也引发了诗人对美的追求和对现实的无奈。诗人认为,追求美的人即使美在天边,也并不觉其遥远;而对美无所用心之人,即使生活在美的故乡,也会迷失求美的本性。
总结
顾城的《远和近》通过简洁的语言和深刻的哲理,表达了诗人对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深刻思考。诗中通过对“远”和“近”的对比,揭示了现代社会的疏离感和对自然的向往,同时也表达了他对人性复归自然的愿望和对美的追求。这首诗不仅具有哲理性和情感深度,还充满了对和谐人际关系的向往和对自然美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