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里希别耶夫中士》是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安东·巴甫洛维奇·契诃夫的一部短篇小说,创作于1885年。作品通过描写一名警察,鞭挞了忠实维护专制暴政的奴才及其专横跋扈、暴戾恣睢的丑恶嘴脸,揭示出黑暗时代的反动精神特征。
主人公普里希别耶夫是一个满脸皱纹和肉刺的退伍中士,他退伍后仍然时时处处自觉自愿地以一个忠实的卫道士的面貌出现。他不许人们成群结伙,不许人们唱歌,不许人们点灯,甚至记下了“违法者”的名单,随身携带着,准备随时向当局报告。普里希别耶夫性格的核心是一种自觉为统治阶级效劳的奴性,凭着这种自觉的奴性,他可以凌驾他人之上而显得理直气壮、心安理得。
作品在喜剧气氛中所包蕴的严肃的社会意义,即残酷、黑暗的俄国专制制度造就了这样自觉的鹰犬。通过普里希别耶夫这一畸形的变态的性格,契诃夫揭示了专制制度对人性的腐蚀和奴化,以及这种奴性如何让人丧失尊严和自由。
《普里希别耶夫中士》不仅是对个人奴性的批判,更是对整个专制制度的有力控诉。契科夫通过这个人物,展现了俄国社会的黑暗面,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民主和自由的渴望。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