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在东吴与群儒舌战的情节非常精彩。以下是其中一些精彩的句段:
张昭的质疑
张昭首先发难,认为诸葛亮自比管仲、乐毅,但刘备未得诸葛亮之前,尚能纵横天下,而得诸葛亮之后,却连立足之地都没有,可见诸葛亮徒有虚名。
孔明的反驳
诸葛亮以治病为喻,指出刘备在困境中仍坚持抗曹,就如同人在重病时不能因暂无起色就否定医生的医术。他还说:“吾主刘豫州,向日军败于汝天下;织席贩屦,又何足为辱乎?公小儿之见,不足与高士共语!”
虞翻的提问
虞翻问诸葛亮,曹操兵多将广,又新得荆州水军,东吴如何能敌。诸葛亮反驳说,曹操虽有百万之众,但多是北方士兵,不习水战,且新降的荆州兵并非真心归附,而东吴据有长江天险,将士用命,只要孙刘联合,定能破曹。
薛综的质疑
薛综说曹操已得天下三分之二,人心所向,刘备以卵击石,抵抗曹操是逆天而行。诸葛亮则反驳说:“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虽有百万之众,亦不足虑。江东子弟何惧于天下!有长江之险,刘备、孙权同心协力,必能破曹。”
孔明的总结
诸葛亮最后总结道:“吾观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曹操虽有百万之众,亦不能久据天下。吾主刘豫州,仁义之君,必能成大业。”
这些句段不仅展示了诸葛亮的智慧和辩才,也体现了他对天下大势的深刻洞察和对东吴与刘备联合抗曹的坚定信念。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