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第三章的摘抄如下:
孔子谓季氏:
“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翻译:孔子谈到季氏时说:“用天子的礼乐(八佾舞)在他家的庭院中祭祀祖先(越礼),对于季氏这样的事情都可以容忍,还哪些事情不可以容忍呢?”
三家者以雍彻 。子曰:“‘相维辟公,天子穆穆’,奚取于三家之堂?”翻译:孟孙、叔孙、季孙三家卿大夫,祭祀祖先时,按照天子的礼制唱着《雍》来撤除祭品。孔子说:“《诗经》上说,‘天子祭祀宗庙,天下各路诸侯都来助祭,天子庄重肃穆地主祭。’这两句话用在三家祭祀的庙堂之上,天下哪一个诸侯会来陪祭呢?”
子曰:
“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
翻译:孔子说:“一个人没有真诚的心意,能用礼做什么呢?一个人没有真诚的心意,能用乐做什么呢?”
林放问礼之本。子曰:“大哉问!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
翻译:林放向孔子请教礼的根本道理。孔子说:“你提的真是大问题啊!一般的礼与其辅张奢侈,宁可简约朴素;至于丧礼,与其仪式周全,不如心中哀戚。”
子曰: “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也。” 翻译:孔子说:“夷狄(中原之外的少数民族)都有自己的君主,不像诸夏(中原各国)这些国家没有君主(因为时代很乱,弑父弑君的事情时常发生)。” 季氏旅于泰山
翻译:季氏要去祭祀泰山,违背了礼。孔子对冉有说:“你不能劝阻他吗?”冉有说:“不能(当时冉有为季氏家臣)。”孔子说:“呜呼!曾谓泰山不如林放乎?”
这些摘抄内容涵盖了孔子的礼乐观念、对季氏越礼行为的批评、礼的本质、丧礼的真诚性、对夷狄与诸夏的比较,以及对季氏祭祀泰山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