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扎挂剑:春秋时期吴国的季扎,封地在延陵,因此又称延陵季子。季扎曾计划将父亲赐给他的佩剑赠予徐国国君,但在任务未完成后,他并未将剑送出。当季扎返回吴国,得知徐国国君已去世,他仍将佩剑挂在国君墓前的树上,以此践行自己的诺言,体现了“人无信不立”的精神。
孔子论信:孔子在《论语·颜渊》中提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这句话强调了诚信的重要性,认为一个人若失去信用,就如同大车和小车没有輗和軏,无法行走。
商鞅立木:战国时期,商鞅在秦国推行变法前,为了取信于民,他在国都市场的南门立了一根三丈高的木头,并承诺谁能将木头搬到北门,就赏金十两。最终,一位壮士将木头搬到了北门,商鞅如约赏给了他五十金,从而赢得了民众的信任。
这些典故都强调了诚信的重要性,认为诚信是个人立身处世的基础,也是社会秩序和国家治理的基石。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